香港大學於二零一三年度至二零一四年度學年共錄取了約三千四百多名學生,而當中包括約五
百五十名非本地生,這意味著大學校園內的七名本科生,便有一位非本地生。
除了知識為本外,同學之間的文化交流、學習互相尊重和欣賞以達致和而不同是不可或缺的。
而現時的六比一比例,我認為已提供足夠機會促進本地生和非本地生的交流和互動,並不需要
增加或減少。
要真正達致文化交流,那七份一人的組合則非常關鍵。各國的飲食習慣、文化風俗、起居作
息、節日禮儀各有特色。同學期望看見這與本土文化的差異和多樣性,學會接納和包容其他同
住在這地球村的其他居民。因此,除了成績優異外,非本地生的構成必須多元文化,多種族和
多地區。於非本地生角度而言,他們隻身離開異地來到港大,欠缺了同鄉的陪伴,亦是促使他
們與本地生和其他非本地生交流的環境因素。可是,現行的收生情況卻與這些條件相違背。
在五百五十名的非本地生中竟有達三百三十名同學來自同一國家,意味著這國家學生的總和竟
比來自世界各地學生的總和還要多。他們來到異地後猶如遇到大量同鄉,更喜歡自成一角,那
在外讀書的意義泯滅。我不會猜度為何校方收取大量來自同一國家學生的背後原因,但校方收
取非本地生時應平均每一國家的比例,不應大幅度偏重於某一國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