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3 October 2013

Student Senator I 教務委員會本科生代表一 Lee Kai Tik Jack 李啟迪

我認為香港大學在本科生課程,應保持現時的百分之二十的非本地生限額,而當中的一半應該

非來自中國內地的非本地生。研究課程則應將非本地生限額定為百分之五十。



非本地生的數量是大學國際化的一頂重要指標,在各大學排行榜上,是計分的項目。對學生而

言,非本地生在港大就讀,固然可促進文化交流,擴闊國際視野。對來港的非本地生而言,他

們可在港大認識香港和中國。非本地生現時須繳付較高昂的學費,亦有補助大學收入的作用。

基於以上的好處,非本地生就讀港大,本質是相得益彰的。



不過,非本地生對本地生會構成資源競爭。現時,香港公立的大學採取雙軌收生制,理論上是

不影響本地生入讀的機會。但長遠而言,大學亦提供了教學的資源予非本地生,減少取錄非本

地生,當可使用原有的資源加開本地生的學位。奇怪的是,教資會資助的本科學位在一九九七

年以來幾乎沒有上升過,維持在一萬八千個的水平。現政府對普及專上教育的對策是開立更多

私立院校。究竟非本地生入學是否導致本地學位數目無法上升的原因則無從得知。



宿舍宿位的分配體現了非本地生與本地生直接的資源衝突。香港大學現時所有舍堂加上住宿學

院的宿位比政府對現有學生規模的要求尚欠二千個。現時的宿位分配政策,是厚侍非本地生

的。首先,他們入住的宿位受公帑資助。計分方法上,他們是長期獲得滿分。而無法分配宿位

的非本地生,也能得到校方資助租住私人樓宇。本地生對宿位的需求甚為殷切,但在現行計分

和分配制度下,不少居住非常偏遠地區的本地生也無法入住宿舍。非本地生加入私人租屋市

場,也推高了租金水平,使本地生更負擔在外租屋的租金。



研究生收生方面,現時來自中國內地的非本地生已佔學額七成,比例已屬失衡。雖說研究院的

課程是擇優取錄,無分國藉。但過於單元的學術團隊,是會影響研究的文化以致成果。再者,

本地生入讀研究院課程的機會大幅減少,妨礙了香港的學子晉身學術界的機會。故此,研究生

收生的限額有必要調整,確保本地生的學額。



學額的分配,應只從資源分配角度考慮。或許雙方存在文化甚至是族群的衝突,但這些不應是

學額分配的考慮因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