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3 October 2013

Editor-in-chief of Undergrad 學苑總編輯 Leung Kai Ping 梁繼平

自 1996 年大學教育資訊委員會(教資會)發表《香港高等教育》報告書,提出未來高等教育需吸納

更多非本地生,到 2003 年董建華提出發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大學「國際化」成為發展趨

勢。除體現於推動英語授課、提高國際學術排名、增加交換生及外國交流計劃等之外,招收非本地生

成為重要手段。政府將非本地生限額由 2%大幅增加至現時 20%,例如在 2011/12 年度,八大院校共

取錄 2,004名非本地學生入讀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約佔整體人數 14%,數字按年不斷上升。



香港為中西文化薈萃之國際城市,香港大學更是存留英殖遺風之百年學府,「國際化」指標更是首屈

一指。港大招收更多非本地生,誠然能締促進文化交流、引入各國專才、拓展國際視野、提高國際排

名等等。若與鄰國頂尖學府新加坡國立大學與東京大學比較,國際生比率分別為 20%及 15%,故香港

訂立非本地生上限為 20%亦屬合理。社會亦有聲音指招收非本地生會加劇學位及資源爭奪,然而在現

行政策下,教資會只會資助 20%核准上限中的 4%非本地生人數,其餘學額則由院校自負盈虧。以

2010/11 年度為例,教資會的核准收生人數為 14 580,實際總收生人數為 16,054 人(超額

110.1%),當中經聯招獲取錄為 11,660 人,經非聯招(副學位、高級程度會考、國際預科文憑等學

歷)為 2,535 人,而非本地生為 1,859 人。所以整體本地學生為 14,195 人,佔教資會核准收生人數

的97.4%,即絕大部份非本地生均透過核准學額以外進入本地大學,與本地學額未必構成直接衝突。



然而,香港本地大學招收非本地生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三。第一,大學以「國際化」之名行「大陸化」

之實,以香港大學 2013/14 年度之收生數字為例,538 名的非本地生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為內地

生(329 名),有違港大校方原先訂立內地生不超過非本地生 50%之目標。若非本地生學額只傾斜於

內地生,根本不能達成學生國籍多元化、促進文化交流、開展國際視野云云。加上,香港大學能登上

國際排名高峰,有賴超越牛津哈佛的國際化指標(以外地學生和教職員所佔比例等因素計算),但實

質上是輸入大量內地生,甚有「發水」之嫌,無怪最新的大學排名均指出港大於「國際化」評分下

跌。



第二,非本地學生入讀本地大學之學費約為 10 至 13 萬(港大為 13.5 萬),雖遠高於本地學生之花

費,但仍低於每個學士學額之 20 萬成本,故最後仍須以納稅人之公帑補貼外地生,而未能入讀資助

學額之本地學生反倒不獲資助,政府不以本地學生利益優先之做法有欠公允。



第三,在不斷招收更多非本地生的同時,近十年來本地大學的資助學額絲毫無上升,入讀率維持低水平

之 18%,如何能令整體本地學生得益?相較美國之 72.6%、英國之 59.5%、日本之 47.7%及新加坡之

33.7%,香港可謂望塵莫及。而政府提倡發展「區域教育樞紐」也只是「假大空」,新加坡早於 1998

年邀請世界多間頂尖學府到當地開辦課程及分校,並鼓勵當地私立院校提高質素。反觀香港政府鼓吹教

育商品化、對自資院校缺乏監管,任由萃萃學子被迫入讀高收費、低認受之副學士或自資院校,卻無足

夠大學學額作銜接。香港政府撒手放任,本地學生苦叫無門,難怪將矛頭指向愈來愈多的非本地生。



故在推崇大學「國際化」、廣招非本地生的同時,院校應對內地生設限額,避免收生傾斜而淪為大陸

化,同時應檢討非本地生學費,減低以納稅人之公帑補貼外地生的情況,並將多收之學費資助本地學生

升讀自資大學學位或私立院校。長遠而言,政府應增加本地大學資助學位及具質素之私立院校,推動大

專教育普及化。讓港大能真正立足香港,面向國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