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3 October 2013

Current Affairs Secretary 時事秘書 Yip Kwan Kit 葉坤杰

香港自詡為國際都會,特區早期更已計劃發展「教育樞紐」,發展教育產業云云。可是,本港

大學入學率其實遠遠落後於各先進國,甚至低於中國大陸去年的 30%。儘管 1980 年代港英政

府加速普及高等教育,並於 1994 年提早將大學入學率提升至 18%。可是,主權移交後入學率

並無增長,本地生聯招學額亦由 1995 年的 14,500 個降至去年的 12,000 個,大量本地學生雖

然合符考評局所訂的入讀大學要求,卻不獲升讀大學的機會。以去年為例,28,418 名考生考

獲官方要求,卻有超過一半不能升讀,唯有轉讀自資或副學士等課程。



然而,犧牲本地學生而騰出的資助學位的後落轉予非本地生,當中大部份是一河之隔的中國大

陸學生。香港大學向來以香港最高學府及國際化著稱,但細閱收生數據難免令人質疑香港大學

到底是邁向國際化,還是「非本地化」?1999 至 2013 年間,獲 UGC(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

員會)資助的新入學非本地本科生中,大陸學生的數目一直凌駕於海外學生,從未試過低於後

者。至去年,後者(744人)更幾乎是前者(396人)的兩倍。



香港大學過度收取大陸學生,導致非本地生比例失衡,實在不智。年來,目瞪越趨激烈的學位

競爭及校園生活的衝突,有人提出「大學收生應降低非本地生學額」之議,惜不中的。國際化

的大學教育須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及認知,再按此決定引入海外教授或學

生,以及安排本地生到海外交流等事宜。教育的內涵及博雅教育更不可忽視的同時,學生間的

互動交流亦是達至國際化的重要一環。



有鑑於此,香港大學實應調整大陸學生及海外生間的比例,以達至真正的國際化。再者,香港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資金來自納稅人的稅金,根據在地使用的原則,理應優先投放予本地學

生。這不是資源分配的問題,而是猶關教育權利。於香港大學的層面,校方理應降低大陸學生

相對於海外生的比例,以展示社會承擔及對國際化的追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