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3 October 2013

Administrative Secretary 行政秘書 Lo John 羅雋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作為香港最高學府之一的香港大學也必須面向國際才可以保持自身之競爭

力。作為大學國際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香港大學近年的非本地生收生亦有顯著的增長。此辯題

的出現源於部分本地生對於現行收生機制有所誤解,誤以為非本地會佔用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教資會)對本地生的受資助學額減少,減低本地生的入學機會。對於教資會的資助機制,將會

在內文部分詳加解釋。對於香港大學收生機制,我認為非本地(本科生)生限額並不需要調低,

而港大可以從兩方面優化非本地生政策。首先,為提高港大收生國際化,港大應該撤銷內地生收

生指引(內地生為非本地生收生之 50%),以確保非本地生之收生準則是以學術成績為本。其

次,非本地生學費(本科生)亦應上調以免港大繼續補貼其費用。



撤銷內地生收生指引

從學方取得的文件顯示,政府規定各大專院校的非本地生的收生上限為本地生的 20%,我認為

這比例能有效平衡本地生發展及港大國際化趨勢,並不需要修改非本地生收生限額。反之,我認

為真正需要改變的是香港大學對於內地生的收生指引。香港大學自行制定目標,希望內地生為非

本地生收生之 50%,以維持高學術水平及多元文化。可惜,根據校方提供的數據所顯示,內地

生的收生數字屢屢超過港大自行設立的 50%限制。在 2013-2014 年度,非本地生(本科生)的

收生數字為 538 人,其中 329 人為內地生,而其餘 209 人為海外學生,可見內地生之收生數字

已經超過非本地生總收生數字的 50% ,有違港大自行制定之目標。另外,內地生佔非本地生的

比例過高亦有礙為港大帶來多元文化,不能實踐港大邁向國際化之目標。故此,我認為校方應廢

除非本地生收生政策上自行制定內地生及海外學生收生比例,並應以非本地生的學術成績作為取

錄因素,令港大成為一所真正向國際的頂級學府。



調高非本地生學費

有本地生會憂慮非本地生佔用其學額及資助,我亦希望藉今次周年辯論澄清大專院校的資助機制,

以消除同學的誤解。根據現行政策,教資會資助的副學位、學士學位和研究院修課課程的非本地

學生人數上限為 20%,其中只有 4%可在資助學額以內取錄,而 16%須在資助學額以外取錄,學

費不受公帑資助,可見非本地學生對本地學生入讀資助學位的機會影響輕微。可是,非本地生的

學費大大低於其成本,我認為校方應增加非本地生學費以免校方繼續補貼其費用。根據校方資料

顯示,現時一個本科生學位每年成本約為 25 萬港元,而非本地生每年學費為 13 萬 5 千港元,

可見每個非本地生實際上接受香港大學每年十餘萬的資助。假如校方調高非本地生的學費,並將

先前對非本地生的資助用於學術研究發展,相信此安排對港大未來發展甚有碑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