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3 October 2013

Representative of University Hall Students' Association 大學堂宿生會代表 Ho Chun Hin 何晉軒

本人支持校方研究降低非本地生人數比例,原因有二:



一.非本地生利處有誇大之嫌



根據官方文件透露,非本地生有利於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地位,為香港引入人才,並加強與鄰

近甚至國際地區教育團體合作,建立網絡並為其他大學提供協助;另外,非本地生亦能充實本

地學生的大學生活,提升本地生外語及與不同文化背景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



先談後者,本人絕對同意非本地生的存在有利香港大學學生的外語溝通能力。然而,非本地本

科生佔全體本科生近三成,若加上本地以非聯招方式進入大學的學生,將超過三份之一。參考

外國大學數字,非本地本科生一般佔總本科生人數一成至一成五,而相信此數字亦無損大學國

際地位,何故香港大學非本地生比例卻遠高於外地?加上,以上數字顯示的仍未計算從外國大

學以交流生計劃短時間留在香港的學生。這些學生正正能提供以上功能,而且數量較非聯招入

學更具彈性,即如此大量的非本地生並非必要。



再談前者,的確有不少非本地生會為本港經濟帶來貢獻,然而有資料顯示香港非本地生留港工

作人數不足三成,當中因素除了香港移民政策限制之外,許多非本地生視香港大學為一良好跳

板,多達四成非本地生只願留港一年,有利為日後升學作準備。香港人才流失問題嚴重,對比

起讓更多非本土生來港吸納資源,提升本地生比例增加可用的本地人才值得考慮。



二.本地人才供應短缺



基於本港產業飽和,以及內地對港開放程度增加,過去十年本地人才北上愈發常見。諷刺的

是,香港強調知識型經濟,以及開拓新產業以擴展行業光譜解決飽和問題,本地人才卻不斷流

失至鄰近地區以至發展中國家。無疑,能造就過際性的人才輸出足見香港教育成果,然而對香

港本土而言人才供應卻極為短缺。

要開拓新興產業及支持知識型經濟體系,具有領導才能、國際視野的人才絕不可少,大學正是

理想場所去培育下一代社會棟樑。然而一方面本地生比例比起其他國家已經不高,加上外流問

題嚴重,實不足以支持香港穩步發展。加上非本地生較少留港工作,實際上無法補充外流之人

才,因此提升本地生人數比例乃一上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